1947年印度獨立,本來是值得慶幸的喜事,卻出乎意料地發生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國內宗教林立,人民信教氣氛十分濃厚,獨立以前宗教分兩大勢力,分別是信徒占全國人口83%的印度教,以及11%的伊斯蘭教。
這兩股勢力相安無事過了數百年。
反正你念你的經,我信我的神,不過就是祭拜的對象不同、教友的生活習慣略有差異。
雖然如此,兩邊信徒的心底對彼此還是不滿。因而印度在規劃獨立之初,不管是印度教或伊斯蘭教的領袖,都要求成立自己的國家。
幾經協調,英國尊重宗教領袖的堅持,派遣特使前往印度,再依兩邊信徒「大致的生活區域」,大筆一劃,將英國殖民轄下的印度分成三塊,分別是「巴基斯坦、孟加拉」歸屬伊斯蘭教,現今印度歸屬印度教。
劃分完成之後,印度人民展開了一場大遷徙――伊斯蘭教區的「印度教信徒」遷往印度,印度教區的「伊斯蘭教信徒」遷往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圖一)。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國內宗教林立,人民信教氣氛十分濃厚,獨立以前宗教分兩大勢力,分別是信徒占全國人口83%的印度教,以及11%的伊斯蘭教。
這兩股勢力相安無事過了數百年。
反正你念你的經,我信我的神,不過就是祭拜的對象不同、教友的生活習慣略有差異。
雖然如此,兩邊信徒的心底對彼此還是不滿。因而印度在規劃獨立之初,不管是印度教或伊斯蘭教的領袖,都要求成立自己的國家。
幾經協調,英國尊重宗教領袖的堅持,派遣特使前往印度,再依兩邊信徒「大致的生活區域」,大筆一劃,將英國殖民轄下的印度分成三塊,分別是「巴基斯坦、孟加拉」歸屬伊斯蘭教,現今印度歸屬印度教。
劃分完成之後,印度人民展開了一場大遷徙――伊斯蘭教區的「印度教信徒」遷往印度,印度教區的「伊斯蘭教信徒」遷往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圖一)。
圖一:印度獨立之初被劃分的三個區域。
遷徙過程中,沒有任何政治人物煽動,沒有任何軍事組織參與,政府也全然控制不住,兩邊信徒「自動自發」暴發了激烈的衝突,讓印度迅速、全面地陷入「打、砸、搶、殺、強姦……」的無政府狀態。這場史稱「印巴分治」的大暴動,保守估計雙方死亡超過五十萬人,另外還造成一千兩百多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暴動發生以前,所有人都以為只會發生局部性的小衝突,誰也沒料到最終會形成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怎麼會造成這個結果呢?
不過就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哪來的生死不共戴天的仇恨?
然而再細細一想,不也是人之常情?
首先,不同的宗教信徒長時生活在同一個社區,雙方對彼此必有所不滿,只是承平時期大家都是君子,會盡可能忍耐下來。
事實上在分離的時刻,絕大部分的人民仍然會忍耐下來。
可是在龐大的人群之中,無可避免地會存在一小撮流氓、地痞、無賴、反社會人士……,他們必定會利用這難得的機會,找盡各種理由與藉口,堂而皇之地對「對方」進行打、砸、搶、殺、強姦……。他們的目的在掠奪個人利益、發洩個人私慾,但掛在嘴邊的永遠是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儘管這一小撮人僅占社會的1%、2%……,然而他們所能激起的怒火、製造的仇恨,必然會由點而面,如星火燎原般掀起整個社會的動亂!
從印巴分治大屠殺,我們台灣能學到什麼嗎?
假如未來兩岸爆發獨立戰爭,先別講對岸會採取什麼行動,單看台灣內部,你能想像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台灣內部的統獨衝突,會不超過印度的宗教衝突?
台灣人敢於挑戰公權力的勇氣,會不超過篤信宗教的印度人?
更何況,台灣還有一個「大敵當前」的中國大陸!
大家能否平心靜氣想一想:未來台海若爆發獨立戰爭,台灣的前途是什麼?
長期隱忍的統派與獨派,有沒可能被逼得跳出來表態,彼此站在不同的立場,相互指著對方的鼻子叫罵?
會不會也出現一小撮流氓、地痞、無賴、反社會人士……,趁機興風作浪、打砸搶殺?
假如以上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還需要中共打我們嗎?
中共還沒動手,台灣內部已經打成一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