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現今世況》 (詳如文後附錄),據說作者是中國的外交官,內容為針對今年(2015)中共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所舉辦的閱兵式,「歐美西方發達國家」(作者的用詞)竟沒派一個元首級人物出席,此舉引發作者強烈的不滿。
附錄:《現今世況》
2015年8月25日,中國公佈了各國參加9月3日中國政府舉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名單,在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名單中,竟然沒有一個美歐西方發達國家,從道義上講,當年在亞洲及太平洋戰場與中國一起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美國如果總統不來至少副總統會來吧?沒有,反法西斯主戰場的歐洲除捷克總統外,沒有一個國家派出領導人參加中國閱兵式。由此我們會發現,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深度融合而走到一起,這兩大集團之間的裂痕會長期存在,當年打得不亦樂乎的英法與德國之間,美國與日本之間最終還是朋友。
也許有些人只是覺得發達國家領導人不來參加閱兵式只是不給中國面子,我以為這遠不是面子的問題,而是歐美日正在結成一種新的戰略聯盟,這個聯盟一百多年前組成八國聯軍搶劫過中國北京,這個聯盟六十多年前組成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與中國軍隊對壘並被中國軍隊打敗,這個聯盟在上個世界整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前期對中國實施全面封鎖,這個聯盟從1989年開始對中國實施高科技和武器禁運,直到今天這種禁運依然在實施。現在仍然是這個聯盟,集體拒絕來華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哪怕這種紀念是完全正義的,他們也寧願與當年的敵人結成同盟也不願站在正義的中國一方。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了,西方國家如果願意與我們做朋友,那只是覬覦我們的市場、覬覦我們的廉價勞動力、覬覦我們的資源,或者是為了打敗另一個敵人而需要中國的力量。可以這麼說,我們寧願相信狗的忠誠,也不會相信西方發達國家能夠成為中國的真正朋友,西方國家一向都有一種優越感,他們在骨子裡是瞧不起黃皮膚的中國人的,我要對那些在美國和歐洲定居的中國人說,那裡不是你們的家園,永遠不是你們的家園,那是歐洲人的家園,我們和歐美是兩個世界和兩種文化體系的人,不可能握手言歡。有人會說,當年中國和美國不是一起與日本作戰的同盟國嗎?我要說,即使當年中美是同盟國,美國也是為他們自己的利益來的,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派了一兵一卒到中國到亞洲及太平洋作戰嗎?如今,當利益需要的時候,當安倍晉三到太平洋當年美日激戰的各島嶼祭拜戰死的軍人時,歐巴馬裝著沒看見,當安倍晉三去靖國神社祭拜戰犯時,美國的政客們裝著沒看見,他們根本就沒有某些人大力宣傳的所謂的責任和道義,除了國家利益,他們根本就沒有道義和責任,其實歐美文化中從來就沒有道義,數千年來,世界上戰爭最頻繁的地方是歐洲,近百年來,對外發動戰爭次數最多的也是歐洲國家和美國,那些認為中國可以和歐洲及美國做好朋友的論調可以休已。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解除對中國的封鎖,其目的並不是要與中國做朋友,而是為了在美、蘇、中三角關係中,形成中美聯盟以對付蘇聯,最後終於讓蘇聯解體,可美歐並沒有因為中美共同擊敗了蘇聯而與中國做朋友,而是立即變臉以一場風波為藉口全面對中國實行高科技及武器禁運,以圖達到孤立中國、分裂中國的目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中國像蘇聯一樣瓦解,四分五裂,在二十世紀末實現季辛吉所預言的對中國的「不戰而勝」。是2001年的「911」事件打亂了美國的步伐和計畫,伊斯蘭國家無意中幫了中國一把。美國在中東中亞發動了兩場伊拉克戰爭和一場阿富汗戰爭,這三場戰爭給中國提供了極寶貴的發展時間,我們平時常說機遇期,這二十年就是機遇期,當美國從中東脫手準備對付中國時,俄羅斯又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形成對峙,轉移了美國的注意力,使得中國有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發展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治家的短視造成了隨後的被動,中國本可以利用金融危機拖垮美歐日,使他們難以從危機的泥淖中自拔,可是中國政府卻與美國聯手,以四萬億的投資拯救了美國。當美國利用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大筆資金走出困境、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時候,中國卻開始進入衰退並反過來受到美國及歐洲的圍堵。當前全球正在形成以美國為核心,歐洲和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為基本力量,針對中國、俄羅斯及亞非拉窮國的戰略聯盟,這個所謂的聯盟其實就是那些文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對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展開的戰略圍剿,一場新的全球性的剪羊毛大戰已經開始。
當前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美國經濟已經率先實現了復蘇,歐洲也在解決了希臘問題後步入復蘇的進程,日本在安倍晉三實施貨幣大幅貶值50%之後,其實體經濟正在走出困境。而前幾年十分風光的新興國家的經濟形勢卻十分不妙,巴西經濟已經進入衰退,正面臨被美國剪羊毛的境地。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風波之後正被美國、歐洲和日本制裁,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停滯衰退。只有印度尚能維持較高速度的增長。而委瑞內拉、阿根廷、南非等國都深陷經濟危機不能自拔。中國雖然仍保持著7%的增長速度,但正在步入衰退的邊緣,股市動盪、匯率下跌、成本優勢正在喪失,實體經濟正面臨被轉移到其他國家的風險,美國正在將其製造業轉移到美國本土和墨西哥,日本和歐洲正在將製造業轉向東南亞各國和印度,美國正在構建針對中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TPP)架空中國,正在利用日本、越南、菲律賓在南海給中國製造麻煩,正在利用緬甸國內政治變革打擊中國影響力,阻擊中國「一路一帶」戰略的推進。利用印度的高速發展將中國的製造業轉移到印度,使中國產業空心化,特別是利用最近中國的股市暴跌打擊中國經濟,企圖使中國經濟一蹶不振。
中美之間矛盾的核心仍然是金融與貨幣,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金融體系正在受到人民幣的巨大衝擊,他們堅決反對將人民幣放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菜籃子,堅決反對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即使同意也是要讓中國付出開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資可任意投資中國產業等重大代價。當中國推出「亞投行」、金磚國家銀行等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體系的龐大的金融構想和「一路一帶」戰略的時候,美國有了危機感,於是他們不再顧忌所謂的道義,與日本結成針對中國的戰略聯盟,圍堵中國。美國遊說西方各國領導人不參加中國的閱兵式,並不能只看成是一個臉面,而是美國針對中國大戰略的一個方面,這是一個信號,美歐日已經遠離中國朋友圈,很可能我們不會再有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一個打垮美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了,經濟復蘇的美國不會像2008年中國對美國那樣對中國仁慈,而會痛下殺手。
俄羅斯總統普京來中國參加閱兵式並不奇怪,因為中國國家主席在索契冬奧會和俄羅斯紅場閱兵都給足了他們面子。印度投靠西方陣營並不奇怪,因為英國曾經殖民統治印度二百多年,印度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已經英國化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不來也能理解,他本就是個小混混,況且擔心國內政局變化,所以不敢離開平壤半步。最讓我感到憤怒的是新加坡領導人不來參加,當年日本佔領新加坡,對新加坡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此後李光耀一面利用中國改革開放大發中國財,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勾結,利用麻六甲海峽要衝位置,充當美軍基地,扼制中國。當中國人在李光耀去世後緬懷這位騎牆派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白,新加坡一直都是美國對付中國戰略的馬前卒。這裡我覺得中國人民要感謝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的到來,那是中國真正的朋友和兄弟,不愧是「巴鐵」。我們要感謝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到來,作為美國的盟友,朴槿惠不顧美國的反對,頂著極大的壓力前來中國訪問,我們為這個有正義感的女總統點贊。我們要感謝委瑞內拉總統馬杜羅、緬甸總統吳登盛、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南非總統祖瑪、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捷克總統澤曼等,雖然中國與這些國家並非在所有問題上的認識都相同,甚至在有些方面存在分歧,但在反對法西斯這一重大原則問題上與中國保持了一致,這一點尤為可貴。西方國家名曰文明,其實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是野蠻,除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毫無是非觀念,按西方文化和理念走下去,世界將會走向災難和毀滅。
中國舉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所彰顯的是人類正義的力量。最後我要說,你來與不來,強大的中國就在那裡!你來與不來,人類正義的力量就在哪裡!
為何不滿?
二次大戰時中國與代表正義的美、英、法、俄等同盟國聯手,齊力對抗代表邪惡的德、日、義等軸心國,中國苦苦奮戰八年,全國犧牲慘重,最終贏得勝利。如今為紀念勝利七十週年所舉辦的閱兵式,為何當年的「盟友」全都拒絕參加?
作者氣憤之餘寫下這篇文章,內容不外乎細數中國歷來對盟友的貢獻、控訴國際的現實,以及做出「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永遠不可能和歐美發達國家推心置腹」的結論。
《現今世況》我仔細看了,也認真想了,內心有幾個感觸。
首先,我不認為作者是中國的外交官,因為他的眼界不夠寬廣,對「國與國之間互動」的認識不清。
甚至,我根本不認為作者是中國的「高層官員」,因為這篇文章的文筆不夠洗鍊、用詞不夠穩健,那不應是出自飽經官場文化洗禮的「高官」之手。
當然,我這兩個「認為」還是有誤判的可能。
或許中國真存在這麼一位外交官。
或甚至這篇文章是中共高層普遍的想法。
果若如此,我要不客氣地說:那是我們全中國人的悲哀!
因為這篇文章最顯著的特色是以敵對態度看待歐美發達國家,它從頭到尾散播的就是仇恨思想。而如果中共高層對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抱持仇恨的思想,這不會是全中國人的悲哀?
當然,作者可以反駁:那是因為歐美發達國家敵視我們中國!
針對這點,作者在文章中援引許多成例。
我不能說作者的引證是錯誤的,然而對此我有兩點回應:
一、國際間只有利益,沒有道義。
這點需要解釋嗎?
這是從事外交工作最基本的入門課。
假如連這點都看不清楚,還有資格談國際現勢?
國際間「國與國」的互動,必然是「利益」為先,假如能附帶扯上一點「道義」,那是最好,否則就是去你娘的!
二、「中國」與「中國共產黨」不可分割的關係。
《現今世況》總共提到「中國」七十五次,然而「中國共產黨」卻不曾出現一次!
也就是,作者把「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完全脫勾了!
能夠脫勾嗎?
就歐美發達國家的角度來看,「中國」指的是什麼?
不就是一個「一黨專政」的共產國家?
也因此,與其說歐美發達國家敵視「中國」,不如說他們敵視「中國共產黨」。
如果懷疑,不妨換個立場想一想: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實施共產主義、一黨專政、黨凌駕一切,中國實施資本主義、多黨政治、民選公職人員──如今歐美發達國家會敵視日本或中國?
或是換一個例子:當年退守台灣的是共產黨,國民黨贏得大陸的統治權,如今大陸的政治制度、開放程度一如今天的台灣,歐美發達國家還可能敵視中國嗎?
仔細想想這兩個例子,可能你會明白,歐美發達國家敵視的是中國共產黨。
或是更正確地說,他們敵視的是共產主義!
最後想講幾句心底話。
身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時無刻不希望中國強大,無時無刻不希望北京盡早實現「中國夢」,無時無刻不希望中國人能夠抬頭挺胸地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不管台灣未來的走向,我這幾個心底的願望永遠不會改變。
反過來,當我看到歐美列強敵視中國,世人厭惡中國人、鄙視中國人,我內心在淌血、在流淚!
可是,淌血流淚之餘,我們是否也應理智地想一想:別人為何如此?
中國有句古諺: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這句話沒幾分道理?
假如我們都像《現今世況》的作者,以一種仇恨的心態看這些問題,中國人能有什麼前途?
世間的衝突、對錯,很少是單方面的。
不管別人多麼無理,我們自己是否就絕對正確?
檢討別人之餘,是不是我們也應該留一點心力檢討自己?
二次大戰時中國與代表正義的美、英、法、俄等同盟國聯手,齊力對抗代表邪惡的德、日、義等軸心國,中國苦苦奮戰八年,全國犧牲慘重,最終贏得勝利。如今為紀念勝利七十週年所舉辦的閱兵式,為何當年的「盟友」全都拒絕參加?
作者氣憤之餘寫下這篇文章,內容不外乎細數中國歷來對盟友的貢獻、控訴國際的現實,以及做出「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永遠不可能和歐美發達國家推心置腹」的結論。
《現今世況》我仔細看了,也認真想了,內心有幾個感觸。
首先,我不認為作者是中國的外交官,因為他的眼界不夠寬廣,對「國與國之間互動」的認識不清。
甚至,我根本不認為作者是中國的「高層官員」,因為這篇文章的文筆不夠洗鍊、用詞不夠穩健,那不應是出自飽經官場文化洗禮的「高官」之手。
當然,我這兩個「認為」還是有誤判的可能。
或許中國真存在這麼一位外交官。
或甚至這篇文章是中共高層普遍的想法。
果若如此,我要不客氣地說:那是我們全中國人的悲哀!
因為這篇文章最顯著的特色是以敵對態度看待歐美發達國家,它從頭到尾散播的就是仇恨思想。而如果中共高層對歐美發達國家普遍抱持仇恨的思想,這不會是全中國人的悲哀?
當然,作者可以反駁:那是因為歐美發達國家敵視我們中國!
針對這點,作者在文章中援引許多成例。
我不能說作者的引證是錯誤的,然而對此我有兩點回應:
一、國際間只有利益,沒有道義。
這點需要解釋嗎?
這是從事外交工作最基本的入門課。
假如連這點都看不清楚,還有資格談國際現勢?
國際間「國與國」的互動,必然是「利益」為先,假如能附帶扯上一點「道義」,那是最好,否則就是去你娘的!
二、「中國」與「中國共產黨」不可分割的關係。
《現今世況》總共提到「中國」七十五次,然而「中國共產黨」卻不曾出現一次!
也就是,作者把「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完全脫勾了!
能夠脫勾嗎?
就歐美發達國家的角度來看,「中國」指的是什麼?
不就是一個「一黨專政」的共產國家?
也因此,與其說歐美發達國家敵視「中國」,不如說他們敵視「中國共產黨」。
如果懷疑,不妨換個立場想一想:二戰結束以後日本實施共產主義、一黨專政、黨凌駕一切,中國實施資本主義、多黨政治、民選公職人員──如今歐美發達國家會敵視日本或中國?
或是換一個例子:當年退守台灣的是共產黨,國民黨贏得大陸的統治權,如今大陸的政治制度、開放程度一如今天的台灣,歐美發達國家還可能敵視中國嗎?
仔細想想這兩個例子,可能你會明白,歐美發達國家敵視的是中國共產黨。
或是更正確地說,他們敵視的是共產主義!
最後想講幾句心底話。
身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時無刻不希望中國強大,無時無刻不希望北京盡早實現「中國夢」,無時無刻不希望中國人能夠抬頭挺胸地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不管台灣未來的走向,我這幾個心底的願望永遠不會改變。
反過來,當我看到歐美列強敵視中國,世人厭惡中國人、鄙視中國人,我內心在淌血、在流淚!
可是,淌血流淚之餘,我們是否也應理智地想一想:別人為何如此?
中國有句古諺: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這句話沒幾分道理?
假如我們都像《現今世況》的作者,以一種仇恨的心態看這些問題,中國人能有什麼前途?
世間的衝突、對錯,很少是單方面的。
不管別人多麼無理,我們自己是否就絕對正確?
檢討別人之餘,是不是我們也應該留一點心力檢討自己?
附錄:《現今世況》
2015年8月25日,中國公佈了各國參加9月3日中國政府舉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名單,在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名單中,竟然沒有一個美歐西方發達國家,從道義上講,當年在亞洲及太平洋戰場與中國一起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美國如果總統不來至少副總統會來吧?沒有,反法西斯主戰場的歐洲除捷克總統外,沒有一個國家派出領導人參加中國閱兵式。由此我們會發現,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深度融合而走到一起,這兩大集團之間的裂痕會長期存在,當年打得不亦樂乎的英法與德國之間,美國與日本之間最終還是朋友。
也許有些人只是覺得發達國家領導人不來參加閱兵式只是不給中國面子,我以為這遠不是面子的問題,而是歐美日正在結成一種新的戰略聯盟,這個聯盟一百多年前組成八國聯軍搶劫過中國北京,這個聯盟六十多年前組成聯合國軍在朝鮮戰場與中國軍隊對壘並被中國軍隊打敗,這個聯盟在上個世界整個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前期對中國實施全面封鎖,這個聯盟從1989年開始對中國實施高科技和武器禁運,直到今天這種禁運依然在實施。現在仍然是這個聯盟,集體拒絕來華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哪怕這種紀念是完全正義的,他們也寧願與當年的敵人結成同盟也不願站在正義的中國一方。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忘了,西方國家如果願意與我們做朋友,那只是覬覦我們的市場、覬覦我們的廉價勞動力、覬覦我們的資源,或者是為了打敗另一個敵人而需要中國的力量。可以這麼說,我們寧願相信狗的忠誠,也不會相信西方發達國家能夠成為中國的真正朋友,西方國家一向都有一種優越感,他們在骨子裡是瞧不起黃皮膚的中國人的,我要對那些在美國和歐洲定居的中國人說,那裡不是你們的家園,永遠不是你們的家園,那是歐洲人的家園,我們和歐美是兩個世界和兩種文化體系的人,不可能握手言歡。有人會說,當年中國和美國不是一起與日本作戰的同盟國嗎?我要說,即使當年中美是同盟國,美國也是為他們自己的利益來的,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派了一兵一卒到中國到亞洲及太平洋作戰嗎?如今,當利益需要的時候,當安倍晉三到太平洋當年美日激戰的各島嶼祭拜戰死的軍人時,歐巴馬裝著沒看見,當安倍晉三去靖國神社祭拜戰犯時,美國的政客們裝著沒看見,他們根本就沒有某些人大力宣傳的所謂的責任和道義,除了國家利益,他們根本就沒有道義和責任,其實歐美文化中從來就沒有道義,數千年來,世界上戰爭最頻繁的地方是歐洲,近百年來,對外發動戰爭次數最多的也是歐洲國家和美國,那些認為中國可以和歐洲及美國做好朋友的論調可以休已。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解除對中國的封鎖,其目的並不是要與中國做朋友,而是為了在美、蘇、中三角關係中,形成中美聯盟以對付蘇聯,最後終於讓蘇聯解體,可美歐並沒有因為中美共同擊敗了蘇聯而與中國做朋友,而是立即變臉以一場風波為藉口全面對中國實行高科技及武器禁運,以圖達到孤立中國、分裂中國的目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中國像蘇聯一樣瓦解,四分五裂,在二十世紀末實現季辛吉所預言的對中國的「不戰而勝」。是2001年的「911」事件打亂了美國的步伐和計畫,伊斯蘭國家無意中幫了中國一把。美國在中東中亞發動了兩場伊拉克戰爭和一場阿富汗戰爭,這三場戰爭給中國提供了極寶貴的發展時間,我們平時常說機遇期,這二十年就是機遇期,當美國從中東脫手準備對付中國時,俄羅斯又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形成對峙,轉移了美國的注意力,使得中國有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發展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治家的短視造成了隨後的被動,中國本可以利用金融危機拖垮美歐日,使他們難以從危機的泥淖中自拔,可是中國政府卻與美國聯手,以四萬億的投資拯救了美國。當美國利用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大筆資金走出困境、率先實現經濟復蘇的時候,中國卻開始進入衰退並反過來受到美國及歐洲的圍堵。當前全球正在形成以美國為核心,歐洲和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為基本力量,針對中國、俄羅斯及亞非拉窮國的戰略聯盟,這個所謂的聯盟其實就是那些文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對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展開的戰略圍剿,一場新的全球性的剪羊毛大戰已經開始。
當前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時期,美國經濟已經率先實現了復蘇,歐洲也在解決了希臘問題後步入復蘇的進程,日本在安倍晉三實施貨幣大幅貶值50%之後,其實體經濟正在走出困境。而前幾年十分風光的新興國家的經濟形勢卻十分不妙,巴西經濟已經進入衰退,正面臨被美國剪羊毛的境地。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風波之後正被美國、歐洲和日本制裁,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停滯衰退。只有印度尚能維持較高速度的增長。而委瑞內拉、阿根廷、南非等國都深陷經濟危機不能自拔。中國雖然仍保持著7%的增長速度,但正在步入衰退的邊緣,股市動盪、匯率下跌、成本優勢正在喪失,實體經濟正面臨被轉移到其他國家的風險,美國正在將其製造業轉移到美國本土和墨西哥,日本和歐洲正在將製造業轉向東南亞各國和印度,美國正在構建針對中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TPP)架空中國,正在利用日本、越南、菲律賓在南海給中國製造麻煩,正在利用緬甸國內政治變革打擊中國影響力,阻擊中國「一路一帶」戰略的推進。利用印度的高速發展將中國的製造業轉移到印度,使中國產業空心化,特別是利用最近中國的股市暴跌打擊中國經濟,企圖使中國經濟一蹶不振。
中美之間矛盾的核心仍然是金融與貨幣,以美元為核心的世界金融體系正在受到人民幣的巨大衝擊,他們堅決反對將人民幣放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菜籃子,堅決反對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即使同意也是要讓中國付出開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資可任意投資中國產業等重大代價。當中國推出「亞投行」、金磚國家銀行等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體系的龐大的金融構想和「一路一帶」戰略的時候,美國有了危機感,於是他們不再顧忌所謂的道義,與日本結成針對中國的戰略聯盟,圍堵中國。美國遊說西方各國領導人不參加中國的閱兵式,並不能只看成是一個臉面,而是美國針對中國大戰略的一個方面,這是一個信號,美歐日已經遠離中國朋友圈,很可能我們不會再有2008年金融危機那樣一個打垮美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了,經濟復蘇的美國不會像2008年中國對美國那樣對中國仁慈,而會痛下殺手。
俄羅斯總統普京來中國參加閱兵式並不奇怪,因為中國國家主席在索契冬奧會和俄羅斯紅場閱兵都給足了他們面子。印度投靠西方陣營並不奇怪,因為英國曾經殖民統治印度二百多年,印度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已經英國化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不來也能理解,他本就是個小混混,況且擔心國內政局變化,所以不敢離開平壤半步。最讓我感到憤怒的是新加坡領導人不來參加,當年日本佔領新加坡,對新加坡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此後李光耀一面利用中國改革開放大發中國財,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勾結,利用麻六甲海峽要衝位置,充當美軍基地,扼制中國。當中國人在李光耀去世後緬懷這位騎牆派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白,新加坡一直都是美國對付中國戰略的馬前卒。這裡我覺得中國人民要感謝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的到來,那是中國真正的朋友和兄弟,不愧是「巴鐵」。我們要感謝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到來,作為美國的盟友,朴槿惠不顧美國的反對,頂著極大的壓力前來中國訪問,我們為這個有正義感的女總統點贊。我們要感謝委瑞內拉總統馬杜羅、緬甸總統吳登盛、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南非總統祖瑪、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捷克總統澤曼等,雖然中國與這些國家並非在所有問題上的認識都相同,甚至在有些方面存在分歧,但在反對法西斯這一重大原則問題上與中國保持了一致,這一點尤為可貴。西方國家名曰文明,其實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是野蠻,除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毫無是非觀念,按西方文化和理念走下去,世界將會走向災難和毀滅。
中國舉行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式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所彰顯的是人類正義的力量。最後我要說,你來與不來,強大的中國就在那裡!你來與不來,人類正義的力量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