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關心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例一休」嗎?
你了解勞資雙方到底在爭什麼嗎?
我已經退休十多年,本來並不關心,直到實施以後勞方群情激動,資方也大表不滿,行政院林院長更表示「一例一休以後,物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這才引起我的好奇,於是上網查資料,發現執政黨大展魄力修改《勞動基準法》,期望解決歧視性不公平休假、照顧勞工的美意,卻因為政策缺乏彈性、考量不夠周全,引起的反效果遠遠超乎預期。
事實上重大政策的改革,影響都是全面、深遠的。
行政院下轄二十九個單位,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職責;表面上看,彼此互不相干,其實所有重大政策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而在推動改革以前,請冷靜理智地想清楚:一旦落實執行,對其他部會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僅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卻製造了其他部會更嚴重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
某大樓僱用二十九個清潔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區。合格的清潔工不僅能將自己的責任區打掃乾淨,還必須處理掉清掃出來的垃圾,而不是把垃圾掃到別人的責任區。
好比說一例一休,表面上看只和勞動部有關,一旦執行,至少連動到經濟部、國發會、公平會、中央銀行等單位。
一例一休如此,年金改革不更是如此?
別以為年金改革只是單純地在處理財政問題,那是膚淺的看法。
請眼光放遠、深層地想一想:年金改革完成之後,長久推行下去會衍生什麼後果?
好比說國家百年大計──教育、政府機關的行政力、國家安全保障的武力,會不會因大幅刪減年金而受到影響?
例如以我熟知的國防領域,目前三軍官校面臨招生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因為員額嚴重不足,如今官校根本不敢以「成績不及格」的名義淘汰學生,考試不及格是補考再補考,再不過仍可「隨班附讀」。
如果仍有學生堅持離開呢?
對不起,必定嚴格地追討賠償金。
在今日退學無門、錢賠不起的狀況下,後悔從軍的學生如何應對?
勉強熬到畢業,之後想盡了方法裝病除役。
也因此,半年多以前爆發海軍官校101年畢業的學生,有17人因精神病就醫,8人因病除役的醜聞。
更不幸的是,除役8人中有5人是該年班的前十名!
不要驚訝,人力市場本來就存在「一流人才必有一流待遇」的鐵則。
可以預見,當政府大幅刪減軍公教年金,影響最嚴重的必然是這三個族群的菁英分子。而改革之後,財政赤字只是「可能」改善,但是教育水平、政府行政力、國家防衛力必定下降。
沒聽過「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嗎?
對於國家,真正重要而且影響深遠的是教育水平、政府行政力,以及國家防衛力。
除此以外,大家可能還忽略了軍公教是社會消費中堅。
好比說我,這一輩子幾乎都是「賺一塊錢,花一塊錢」。
為什麼如此敢花錢?
因為我有終身俸,無後顧之憂。
未來大幅刪減軍公教年金,一百廿五萬軍公教消費勢必大幅縮手,這對台灣的經濟是「錦上添花」或「雪上加霜」?
重大政策改革的影響是全面、深遠的,時間不會停留在「改革完成」的那一刻──改革委員為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應繼續把時間往下推,想一想未來可能衍生的後果?
好比近日在台灣發燒的另一個話題: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號繞境台灣。據報載,某將領私下透露,如果遼寧號侵犯,國防部已擬好殲敵策略,可以一舉「殲滅敵軍」。
一時之間,「殲滅敵軍」四個字整天在電視新聞跑馬輪播,極具振奮人心的效果。
你相信這位將領私下透露的消息嗎?
我相信,「殲滅敵軍」是十分在行的說法。
可是,真正的問題不在殲滅敵軍,因為時間不會停留在殲滅的那一刻,大家應認真思考的是:接下來可能衍生的後果?
假如大家願意承擔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請大膽地去做。
否則,不該冷靜地想一想:什麼是最全面、最完善的應對之道?
面對財政不足的問題,典型的手段是「開源」與「節流」。
節流最主要的手段又分「裁員」與「減薪」。
如今年金改革委員會使用的手段,只是最低層、最直接、最簡單的減薪。
除了減薪就沒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了嗎?
希望年金改革委員會不要抱著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僅僅達成總統交代的使命,卻為教育部、行政機關、國防部、退輔會、經濟部……,製造了長遠的問題。
我已經退休十多年,本來並不關心,直到實施以後勞方群情激動,資方也大表不滿,行政院林院長更表示「一例一休以後,物價上漲是必然的趨勢」,這才引起我的好奇,於是上網查資料,發現執政黨大展魄力修改《勞動基準法》,期望解決歧視性不公平休假、照顧勞工的美意,卻因為政策缺乏彈性、考量不夠周全,引起的反效果遠遠超乎預期。
事實上重大政策的改革,影響都是全面、深遠的。
行政院下轄二十九個單位,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職責;表面上看,彼此互不相干,其實所有重大政策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而在推動改革以前,請冷靜理智地想清楚:一旦落實執行,對其他部會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僅僅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卻製造了其他部會更嚴重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
某大樓僱用二十九個清潔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區。合格的清潔工不僅能將自己的責任區打掃乾淨,還必須處理掉清掃出來的垃圾,而不是把垃圾掃到別人的責任區。
好比說一例一休,表面上看只和勞動部有關,一旦執行,至少連動到經濟部、國發會、公平會、中央銀行等單位。
一例一休如此,年金改革不更是如此?
別以為年金改革只是單純地在處理財政問題,那是膚淺的看法。
請眼光放遠、深層地想一想:年金改革完成之後,長久推行下去會衍生什麼後果?
好比說國家百年大計──教育、政府機關的行政力、國家安全保障的武力,會不會因大幅刪減年金而受到影響?
例如以我熟知的國防領域,目前三軍官校面臨招生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因為員額嚴重不足,如今官校根本不敢以「成績不及格」的名義淘汰學生,考試不及格是補考再補考,再不過仍可「隨班附讀」。
如果仍有學生堅持離開呢?
對不起,必定嚴格地追討賠償金。
在今日退學無門、錢賠不起的狀況下,後悔從軍的學生如何應對?
勉強熬到畢業,之後想盡了方法裝病除役。
也因此,半年多以前爆發海軍官校101年畢業的學生,有17人因精神病就醫,8人因病除役的醜聞。
更不幸的是,除役8人中有5人是該年班的前十名!
不要驚訝,人力市場本來就存在「一流人才必有一流待遇」的鐵則。
可以預見,當政府大幅刪減軍公教年金,影響最嚴重的必然是這三個族群的菁英分子。而改革之後,財政赤字只是「可能」改善,但是教育水平、政府行政力、國家防衛力必定下降。
沒聽過「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嗎?
對於國家,真正重要而且影響深遠的是教育水平、政府行政力,以及國家防衛力。
除此以外,大家可能還忽略了軍公教是社會消費中堅。
好比說我,這一輩子幾乎都是「賺一塊錢,花一塊錢」。
為什麼如此敢花錢?
因為我有終身俸,無後顧之憂。
未來大幅刪減軍公教年金,一百廿五萬軍公教消費勢必大幅縮手,這對台灣的經濟是「錦上添花」或「雪上加霜」?
重大政策改革的影響是全面、深遠的,時間不會停留在「改革完成」的那一刻──改革委員為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應繼續把時間往下推,想一想未來可能衍生的後果?
好比近日在台灣發燒的另一個話題:中共航空母艦遼寧號繞境台灣。據報載,某將領私下透露,如果遼寧號侵犯,國防部已擬好殲敵策略,可以一舉「殲滅敵軍」。
一時之間,「殲滅敵軍」四個字整天在電視新聞跑馬輪播,極具振奮人心的效果。
你相信這位將領私下透露的消息嗎?
我相信,「殲滅敵軍」是十分在行的說法。
可是,真正的問題不在殲滅敵軍,因為時間不會停留在殲滅的那一刻,大家應認真思考的是:接下來可能衍生的後果?
假如大家願意承擔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請大膽地去做。
否則,不該冷靜地想一想:什麼是最全面、最完善的應對之道?
面對財政不足的問題,典型的手段是「開源」與「節流」。
節流最主要的手段又分「裁員」與「減薪」。
如今年金改革委員會使用的手段,只是最低層、最直接、最簡單的減薪。
除了減薪就沒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了嗎?
希望年金改革委員會不要抱著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僅僅達成總統交代的使命,卻為教育部、行政機關、國防部、退輔會、經濟部……,製造了長遠的問題。
千萬別忘了,改革完成以後,時間不會停留在完成的那一刻;大家應思考的是:接下來可能衍生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