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時你家安全嗎?

除非解放軍已經跨海登陸,兩岸在臺灣本島進行陸戰,否則北京在發動武統之初,中共只能對臺灣進行遠程攻擊,使用的武器概分三類,分別是「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多管火箭系統,以及巡弋飛彈。

東風彈頭裝藥約五百至八百公斤,自大氣層外「從天而降」,終端速度接近十馬赫,足以貫穿七、八層樓,造成的傷害難以估計。所幸中共不會使用東風攻擊「非軍事」目標,而它的攻擊誤差,老舊型式在兩百公尺之內,新款則縮小到五十公尺。因而若距離「可能受攻擊目標」兩百公尺以上,基本上民間可以不考慮東風的攻擊。

長程多管火箭系統若用於「攻陸」,單一枚彈頭裝藥低於二、三百公斤,運用「多管」著重「面的殺傷」。也因為殺傷面太大,不會用於攻擊民間目標,通常是針對機場、軍港,或軍隊聚集之處。就算不幸誤擊民宅,破壞力也低於巡弋飛彈。

巡弋飛彈為次音速,貼地而來,高精準度,誤差在數公尺之內,彈頭裝藥少於五百公斤。至於破壞威力,由於飛行速度為次音速,遠遠無法和東風將近十馬赫相比,如果命中堅固的建築物,直接在外牆爆炸,穿透力一般不會超越三層磚牆。若留意俄烏戰爭的相關報導,巡弋飛彈對堅固水泥建築物的傷害,常見的畫面是在二、三樓的高度,炸出一個三、五公尺直徑大洞,爆震波震碎附近牆面的玻璃,如果「推送藥」未耗盡,接著可能引發火災。

由於巡弋飛彈的高精準度,當中共必須攻擊「鄰近民眾生活區」的指揮所或作戰中心,例如國防部、衡山指揮所,必優先使用巡弋飛彈。巡弋飛彈的速度慢、高度低,相當於一架低空飛行的戰機,如果國軍使用精度不高,但射速快的「小口徑快炮」反制,被自己人誤擊的機率反而大。不過小口徑快炮是「直線彈道」,破壞力連一層磚牆都難以穿透。

所以針對武統「遠程攻擊」的防範,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若能擋住「巡弋飛彈」,就幾乎可以確保安全。至於巡弋飛彈的防範重點如下:

1.      住處本身是鋼筋混凝土大樓,而且建築物「層層疊疊」越厚、越高、越硬,越能提供保護。

2.      住處前方有其他建築物,足以阻擋巡弋飛彈的飛行路徑。

3.      若無其他建築物遮擋,選擇避難的位置,與飛彈「可能來向」至有要有「三層磚牆」相隔,然後「越內」越好;或是更正確地說,擁有的「牆面數」越多越好。

4.    假如不幸自宅位於大廈的最外層,且前方空曠,這時可試著往下移。依建築法規定,大廈必須設有堅固、具多重出口的地下防空避難室。若兩岸對立局勢升溫,應要求社區管理委員會徹底清理防空避難室,以做為居民緊急避難之用。